背景知識 Back ground Knowledge
橄欖樹
橄欖樹(Olea europaea, Oleaceae)(油橄欖,木犀科)(圖1.)在過去是被視為榮耀,和平,的象徵,在儀式上是用作勝利者的冠冕。橄欖的橄欖果,以及果榨取出來的油,與橄欖葉都具有豐富的營養,不僅如此橄欖樹、果、業在不同文化上還具有藥用或是宗教儀式的作用,橄欖樹早在人類歷史開始時就為人類提供食物和治療。一般認為其起源於超過5000年前的地中海沿岸,中東地區傳統上已沿用數百年的治療例如咳嗽,喉嚨痛, 膀胱炎和發熱等不適的方法。另外,橄欖葉軟膏被用於治療癤子,皮疹,疣子和其它皮膚疾病(ref 1)。
(圖1). 橄欖葉與橄欖果
橄欖最大的種植基地是在地中海盆地Mediterranean Basin,,其產生98%的世界總量(約11億噸),並未當地居民帶來重要的經濟與飲食來源 (ref 2)。有趣的是橄欖的種植與普及恰好正是地中海文明的開始,橄欖因此被廣泛用於地中海不同文明與國家之間,如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希臘,以色列,摩洛哥,突尼斯和土耳其。此外,至少在聖經的紀錄中,提及橄欖多次使用作為藥物治療,並在儀式中作為淨化之用。據估計,歐洲人口使用20-50%的補充或替代療法來治療疾病或幫助防止其發病。在英國,一般約40 % 醫生為病人提供輔助療法,英國與德國全科醫生轉介病患最流行的輔助替代療是整脊治療chiropractic
treatment(79%),acupuncture針灸(67%)、herbal medicine中藥(28%)(ref 6) (圖2.)(ref 3.)
(圖2.) 輔助替代治療
中藥橄欖
在輔助替代療法中,中藥橄欖是華人地區最常使用,然則多是使用橄欖的漿果,經過炮製後作為中藥使用 (ref 4),橄欖樹生長力強,適應性廣,河灘、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後、零星雜地均可種植,橄欖是福州特產,早在唐朝就被列為貢品。初吃福州橄欖,只覺又苦又澀,而回味後卻覺得清香、甘甜。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中藥記載如《本草求真》:「橄欖,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後嚼之最宜。人服河魚屯魚肝及子,迷悶至死,取此煮汁飲即解。」《本草綱目》言其「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蟹毒」
(圖3.) 中藥橄欖,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
除了地中海地區,橄欖葉也廣泛種植在阿拉伯半島,印度和亞洲。橄欖副產物,橄欖油與橄欖葉,分別來自橄欖子中油提取物,與橄欖樹葉和樹枝的混合物,一棵橄欖樹約可提供25公斤作為橄欖葉的提取物原料,而收集後的橄欖仔約可提取5%的橄欖油(ref 5)。
最近幾年,世界各地開始風起花草茶的保健作用。橄欖葉茶便是其中最常用的,在地中海,橄欖葉是傳統的草藥茶,可以用作治療許多的疾病,而這些益處也促使許多科學家們在各個領域中投入對橄欖的研究。綜合的研究已經確認橄欖葉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壓、抗菌和抗動脈硬化作用,本研究報告便是探討橄欖葉如何促進健康(ref 6-8 )
研究報告與分析
橄欖葉成分與活性探討主要活性成分
橄欖葉是西方世界常用的藥用植物,可以用作治療感冒、皮膚感染等作用。橄欖樹有著非常重要的植物化合物和天然多酚,除了橄欖油可用於烹飪,橄欖子可以做為零食蜜餞水果,而橄欖葉在醫療上特別是輔助替代療法中,是重要的素材,橄欖葉與橄欖葉萃取物能對抗炎症、感染、老化並恢復受損的免疫系統,橄欖葉中主要含有裂環烯醚萜及其苷、黃酮及其苷、雙黃酮及其苷、低分子單寧等成分,裂環烯醚萜類為主要活性成分。橄欖葉提取物中主要成分為環烯醚萜類苦澀物質,其活性最高的為橄欖苦甙Oleuropein)和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其廣泛用於保健品和化妝品
橄欖葉生物活性成分,橄欖其中的一個潛在的 生物活性化合物是secoiridoid橄欖苦苷,在乾燥葉片中,可構成高達6-9%的含量。經Sibel
Karakaya et al 2009 的研究(ref 5.),在橄欖葉中的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系列的橄欖苦苷secoiridoids、黃酮類flavonoids,三萜類triterpenes.(圖4.)
(圖4.) 橄欖葉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系列的橄欖苦苷secoiridoids、黃酮類flavonoids,三萜類triterpenes
橄欖葉中至少含有五組的酚類化合物:
1.
橄欖苦苷Oleuropeosides
(oleuropein and verbascoside)(橄欖苦苷和毛蕊花糖苷);
2.
黃酮類
flavone (luteolin-7-glucoside, apigenin-7-glucoside, diosmetin-7-
glucoside,
luteolin, and diosmetin)(木犀草素-7
- 葡糖苷,芹菜素-7 - 葡糖苷,香葉木素-7 -
葡萄糖甙,木犀草素,和香葉木素);黃酮(蘆丁);
3.
類黃酮 flavonols ;
rutin芸香苷
4.
兒茶素類
catechin ; catechin兒茶素
5.
酚類物質
phenols ; tyrosol,hydroxytyrosol, vanillin, vanill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酪醇,羥基酪醇,香草醛,香草酸,和咖啡酸)
每100克橄欖葉的總多酚含量和總黃酮含量是相當於2,058毫克GAE(沒食子酸 gallic
acid 當量)和 851毫克的CTE(兒茶素 catechin當量)
橄欖葉營養品活性成分
以Wayne S. Cutfield et al.,
2013 (ref 9 )的研究指出,橄欖葉保健品活性成份(圖5.),以每mg所含的比例來計橄欖苦苷51.124mg、羥基酪醇9.666mg、山柰酚0.021mg、芹菜素0.046mg、黃酮0.028mg、毛蕊花糖苷0.344mg、酚酸(以咖啡酸)0.233mg、 油酸0.013mg、 槲皮素0.038mg、木犀草素0.249mg、蘆丁0.150mg
(圖5.) 橄欖葉活性提取物成分含量分析
橄欖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活性氧與活性氮物質在生物體中扮演能量供給的重要機制,提供解毒、化學信號,和免疫功能。他們是在人體中持續產生的,並由內源性酶如超氧化物歧酶控制(氧化物歧化酶,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當活性物種的生產過剩,便會在體內產生了破壞傷害到DNA,脂質,蛋白質。這種損害就會造成諸多的疾病如心血管風險,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
攝取酚類化合物,是外源性的保護機制,由(圖6.)中可以分析知道,橄欖葉中所含的酚類化合物種類與其抗氧化能力,本試驗法為清除陽離子自由基的能力,以Trolox 濃度 (mM) 來表示,濃度值越小代表抗氧化能力越好,及越小的濃度使用可以達到的清除自由基能力(ref 5.)。
(圖6.) 橄欖葉中所含的酚類化合物種類與其抗氧化能力,本試驗法為清除陽離子自由基的能力,以Trolox 濃度 (mM) 來表示
橄欖葉提取物藥理試驗研究
Ø 動物實驗結果
橄欖葉在高鹽模式鼠下,其抗血壓、血糖、血脂與毒性分析
(圖7.) 血糖、血脂作用與對照組交叉分析
(圖8.) 心律、血壓 作用與對照組交叉分析,單一注射
(圖9.) 心律、血壓 作用與對照組交叉分析,六周試驗
呈現在(Somova et al, 1999) 研究(ref 7.),在10週齡大的遺傳性高血壓老鼠(Dahl
salt-sensitive (DSS) genetically hypertensive were imported from Sprague Dawly
Inc.),進行時6周的實驗(圖7-9),針對血壓、血糖、心血管因子進行多種的分析,發現餵食橄欖葉萃取物可以改善26%血糖的升高,增加穀胱甘肽過氧化物的表現,降低總膽固醇8%,與下降四倍量的低密度脂蛋白。
Ø 人體試驗結果
在Wayne S. Cutfield et al., 2013(ref
9.)進行的橄欖葉提取物,對於中年超重男性(圖10. )胰島素敏感性一個隨機,安慰劑對照,交叉試驗中,發現食用橄欖葉多酚萃取物12週可改善葡萄糖調節兩個方面(包括在超重的中年男人胰島素的作用和分泌)
(圖10.)臨床試驗所納入的肥胖中年男子的身體質量、血糖、血壓等分析
臨床試驗設計。在臨床試驗的前期,交叉試驗(crossover trial)是被廣爲使用的設計方法,用來測試人體對藥物的反應(response)。最常見的交叉設計爲AB-BA設計;也就是說每一個受試者隨機進入試驗後都要接受二種不同的治療方式(treatment),一組先接受A treatment再B treatment;另一組則是先B treatment再A treatment。而在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中間,會有一段洗滌期間(washout period),其目的在於消除治療方式造成的延續性效應(carry-over effect),以正確的測試出真正的治療成效。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 膠囊與橄欖葉提取物(OLE)或安慰劑,共12週,期間會有六週的washout 洗滌期間。消除前上藥物作用(圖11.)
(圖11.)實驗設計示意圖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 作用原理 >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後幾乎全部會被腸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這時胰島素分泌,可促進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約後30~60分鐘血中血糖濃度達到高峰,但峰值不超過200mg/Dl。以後迅速下降,在2小時左右下降到接近正常水準。D.M患者,耐糖功能低下,口服葡萄糖峰值超過200mg/dL,且高峰延遲。在Wayne S.
Cutfield et al., 2013(ref 9.)進行的橄欖葉提取物試驗(圖12.),黑色的直方圖是經過橄欖葉餵食的,灰色的則是控制組,發現血液中,經過給予橄欖葉的試驗對象,其中的血糖與血中胰島素含量皆比控制組來的低,特別在血糖中下降程度具有高顯著的意義。
(圖12.) 橄欖葉提取物在動物試驗上具有明顯調解血糖與胰島素的作用
在Wayne S. Cutfield et al., 2013(ref
9.)進行的橄欖葉提取物試驗(圖13.)
橄欖葉萃取物補充後
l 具有15%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l 包括胰島β細胞功能有28%的改善。
l 與促使白細胞介素6增加了32%。
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1與 2 分別增加了20%和13%濃度
(圖13.) 橄欖葉提取物臨床試驗結果
結論:
橄欖葉具有諸多的功能,這些功能可能與橄欖葉的多酚類物質所表達的抗氧化能力有關, 在未來藥用價值上,應該繼續的進行探究。
1.
Soni MG, Burdock GA, Christian
MS, Bitler CM, Crea R. Safety
assessment of aqueous olive pulp extract as an
antioxidant
or antimicrobial agent in foods. Food Chem
Toxicol.
2006;44:903–915.
2.
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Yearbook Pro-
duction. Rome. 1995;48:118–119.
3.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02), 10, 141–147
4.
中華中藥典
5.
Nutrition Reviews® Vol.
67(11):632–638
6.
Japon-Lujan R, Luque-Rodriguez
JM, Luque de Castro MD.
Dynamic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oleuropein and
related polyphenols from olive leaves. J
Chromatogr A.
2006;1108:76–82.
7.
Somova LI, Shode FO, Ramnanan P,
Nadar A. Antihyperten-
sive, antiatherosclerot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riterpe-
noids isolated from Olea europaea, subspecies
Africana
leaves. J Ethnopharmacol. 2003;84:299–305.
8.
Molina-Alcaide E, Yáñez-Ruiz DR.
Potential use of olive
by-products in ruminant feeding: a review. Anim
Feed Sci
Technol. 2008;147:247–264.
9.
Wayne S. Cutfield et al.,
2013,PLoS ONE 8(3): e57622. doi:10.1371
本文僅供學術參考不得作為任何商業用途或是醫療指導
Copyright infringement, please notice, we will make the most profound apologies and removed immediately.